
安徽省淮河河道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经理
手机:0552-3579666
E-mail:ahshhhd@126.com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2595号大学科技园8号楼道创空间20层
土壤污染修复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原理和过程分别是什么样的?各有什么特点?
发布时间:2023-04-04 20:05:52 人气:775 来源:本站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
一、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的不同特性,通过物理/化学手段来分离或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达到清洁土壤和降低污染物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的技术手段。
物理/化学技术实施方便灵活,周期较短,适用于多种重金属的处理,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工程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技术实施的工程量较大,实施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推广应用。
1、客土、换土、去表土和深耕翻土法
这些适合于小面积污染土壤的治理。这些方法最初在英国、荷兰、美国等国家被采用,达到了降低污染物危害的目的,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理方法。但该方法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成本较高,且未能从根本上清除重金属,存在占用土地、渗漏和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不是一种理想的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
2、土壤淋洗
土壤淋洗是指用淋洗剂去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过程,选择高效的淋洗助剂是淋洗成功的关键。淋洗法可用于大面积、重度污染土壤的治理,尤其是在轻质土和砂质土中效果较好,但对渗透系数很低的土壤效果不太好。土壤淋洗需添加昂贵的淋洗液,且淋洗液对地下水也有污染风险;另一方面,淋洗液在淋洗土壤重金属的同时也将植物必需的 Ca 和 Mg 等营养元素淋洗出根际,造成植物营养元素的缺失。
3、热解吸法
热解吸技术是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连续加热,温度到达一定的临界温度时土壤中的某些重金属(如 Hg、Se 和 As)将挥发,收集该挥发产物进行集中处理,从而达到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目的的技术。热解吸技术的一大缺陷是耗能,加热土壤必须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提高了修复的成本。另一个问题是挥发污染物的收集和处置问题。
4、玻璃化技术
玻璃化技术指将重金属污染土壤置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待其冷却后形成坚硬的玻璃体物质,这时土壤重金属被固定,从而达到阻抗重金属迁移目的的技术。玻璃化技术最早在核废料处理方面应用,但是由于该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其成本较高而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5、电动修复
电动修复是指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插入电极施加直流电压导致重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进行电迁移、电渗流、电泳等过程,使其在电极附近富集进而从溶液中导出并进行适当的物理或化学处理,实现污染土壤清洁的技术。电动修复技术目前还主要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在污染场地的应用案例比较少。
二、生物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是指利用动物、微生物或植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削减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或通过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从而降低其毒性。
研究表明,土壤动物(如蚯蚓)生命代谢活动对外界条件的依赖度很高,不适宜用来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这里的生物修复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这种技术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达到对土壤重金属的净化作用:
1、通过生物作用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2、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其修复效果好、投资小、费用低、易于管理与操作、不产生二次污染,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热点。
上一篇:水环境治理工程的意义是什么?
下一篇:工程维护工作内容
相关新闻
- 热烈祝贺安徽省淮河河道工程有限公司荣获2023年度安徽省优秀建筑业企业 2025-05-14
- 安徽省淮河河道工程有限公司祝所有女职工女神节快乐! 2025-03-10
- 安徽省淮河河道工程有限公司2024年度职工健康体检活动 2024-12-18
- 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赴怀洪新河灌区浍澥灌区固镇刘园站项目调研 2024-11-15
- 安徽省水利水电行业协会领导莅临安徽省淮河河道工程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座谈会 2024-11-15
-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2024-09-20
- 安徽省淮河河道工程有限公司组织开展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 2024-09-20
- 安徽省怀洪新河灌区工程浍澥灌区(一期)固镇县境内工程总承包项目2024年综合应急演练活动 2024-06-24
- “爱心送考 共筑梦想”,祝广大考生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2024-06-12
- 安徽省淮河河道工程有限公司组织开展部门例会、颁发嘉奖令 2024-06-12